◎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读懂中国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多角度读懂中国的整体。”12月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说。
12月1日至4日,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在广州举行。这是该国际会议第三次在广州举办。本届会议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着眼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中共百年奋斗历史为鉴,深度探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和深化各国的利益汇合点。
“读懂中国”成为一道必答题
“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是一项宏大时代命题。”中宣部副部长吕岩松说。
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读懂中国”成为一道必答题。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说,只有读懂才能合作,只有读懂才能和平共处,只有读懂才能一起创造共同未来。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认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永远是进行时,中国的改革和开放永远是进行时,“读懂中国”的事业也永远是进行时。“读懂中国”是一个大事业,需要国内外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
书籍是人类共同的朋友,读书是能够实现心灵之间的交流。
12月1日,“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共11本著作入选,包括郑必坚的《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尤素夫·瓦南迪的《中国与印尼(东南亚):合作与共赢(海上丝绸之路)》等。
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出色的管理和领导力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的。“读懂中国”丛书主题深刻很有见地,对世界了解中国无疑是有益的。
吕岩松表示,“读懂中国”丛书整合全党全国和全球一流智力资源,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度解读新发展理念,系统阐释新发展格局,全面介绍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对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价值。
把“读懂中国”事业干好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我们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读懂中国”事业认真坚持干好,尤其是要讲述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进步的百年历程,向国际社会解答好“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这个根本性历史命题。
《中国方案》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从近代之初,中国实际上是从读懂西方开始的。读懂中国的目标,其实是要确立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自己的社会科学、我们的知识体系,也必须建立在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之上。”他认为,一个国家崛起的核心,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全新的制度体系的崛起。英国是这样,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
国家之间会产生误解,需要彼此尊重、欣赏。
“相互理解绝非易事,不论是民众之间,还是国家之间。因文化、历史、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安全关切的不同,都会产生误解。但归根到底,国家之间要彼此欣赏。”美国卡特中心首席执行官佩吉·亚历山大说。
郑必坚说,我们期望国际社会理解和尊重中国人的独特历史经验和开拓前行的崇高心愿,并以这样的视角来“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