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八桂海智双创
  1. 首页 > 基地动态 > 热点聚焦

【高质量发展】广西评出2021年度改革创新十佳成果

作者:海智先锋 日期:2022-04-22 18:26:01 点击数:

2021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深化改革、担当实干,涌现出了一批改革创新优秀成果。根据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部署,自治区党委改革办牵头组织开展改革创新优秀成果评选,以创新性、先进性、难易度、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要评判标准,经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从全区394项改革创新成果中评选出广西2021年度改革创新十佳成果,现予以刊发,以扩大改革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区上下大胆探索创新,奋力改革攻坚,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提供强力支撑。

创新机制推动小米粉做成大产业

(柳州市)

柳州市创造性地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链的思维统筹谋划推进螺蛳粉产业发展,使其迅速从街边"小米粉"发展为走向全世界的"大产业"。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在资金投入、基地建设、技术研发、龙头企业培育、融资担保、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破解产业"小散弱"难题。建立健全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构建市、县、乡三级农产品监管检测网络,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建立健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构建"柳州螺蛳粉+"产业融合发展链条,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建立健全品牌建设体系,完善品牌保护机制和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机制,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501.6亿元,其中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151.97亿元、增长38.23%。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视察时给予高度肯定。

深化漓江"三统"管理体制改革 树立全国江河综合治理典范

(桂林市)

桂林市将漓江生态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深化漓江"三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治理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实施漓江统一管理,重组漓江管理架构,健全四级网格化责任体系,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构建漓江流域治乱、治水、治山体系。实施漓江统一经营,建立经营准入与退出机制,实施游船企业整合重组,健全游船星级管理体系和排筏运营机制,创新旅游经营模式和投融资机制,推动漓江旅游精品化、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实施各方利益统筹,深化漓江旅游票制改革,开展漓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创新漓江沿岸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激发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活力。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桂林全力促进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率先开展农地入市形成"北流模式"

(玉林市)

北流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多类型、多用途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构建农地入市政策体系,打通从入市审核到地价评估、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市场监管等制度障碍,明确农地入市主体、范围和途径。制定土地征收目录,划定征地与入市边界,科学界定农地入市空间,创新建立就地入市、整治后易地入市、城中村入市等入市途径。开展新增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将土地综合整治形成的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入市范围,拓展项目用地保障渠道,并首创商住用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土整归村"模式。北流市农地入市5项经验被《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法采纳。截至2021年底,北流市已实施农地入市335宗,面积23030.75亩,成交价款95.86亿元,总体规模位列全国33个试点地区前茅。

创新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一码通办”

(南宁市)

南宁市为有效破除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标准不统一、成果不共享、测绘成本高等问题,探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多测合一”改革。按照“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的原则,将分散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四个阶段的16项测绘业务整合为4项,实现同一标的物只测一次、同一测绘成果只提交一次,避免重复测绘。建立“多测合一”信息系统,统一技术标准,集中汇聚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测绘服务机构提供的测绘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放开测绘市场,推动测绘成果互认共享,实现“一码通办”,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2021年,南宁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成果获自然资源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开创集装箱多式联运“一站式”全自动化模式

(钦州市)

钦州市聚焦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口岸通关服务及提效降费等重点环节和瓶颈问题,开创集装箱多式联运"一站式"全自动化模式。构建货源组织"一张网"格局,推动与沿线城市在基础设施、货源组织等共建共享。搭建港航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动联运设施、装运作业、内外贸易"一体化"。健全口岸通关"一站式"体系,推进港站监测智能化和通关监管便利化。打造联运协同"一港通"模式,推动钦州港与重庆、新加坡等国内外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互通。搭建"一口价"服务平台,推行"一口报价、一次结算"的"海运+铁运"点到点全程联运模式。2021年,海铁联运班列累计覆盖13个省份、47个城市,开行6117列、增长33%,增速位列全国首位。

创新协调推动机制助力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打破部门间、区域间壁垒,凝聚各方资源要素,形成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大合力。推动建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重大项目、党政分管领导统筹重大工作、政府各领域分管领导全方位抓落实的领导机制,统筹指导职能部门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强化项目为王,紧盯关键领域,形成海、陆、空、河、网等"立体化推进"机制,以重点突破带动新通道建设提速。打通省部联动、省际协同、国际协作和区内共建的层级障碍,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激发"一盘棋"整体推进新通道建设优势。2021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01万标箱,稳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十名,北海、钦州、防城港3个临港产业园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构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政研谋策—决咨探路—改革破题"的科学咨政辅政机制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

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改革办)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创新构建"政研谋策—决咨探路—改革破题"的科学咨政辅政机制。完善"政研谋策"机制,构建开放联动的大调研格局,统筹各方力量高效起草重大文稿。构建"决咨探路"机制,常态化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畅通咨询专家优秀成果呈报渠道。健全"改革破题"机制,谋划推出重大改革举措,创新开展改革系统集成试点,首创改革创新专项绩效考评,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2021年,牵头起草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推动形成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高质量完成110篇自治区党委重要文稿,22篇咨询报告获中央和国家部委采纳,一批改革创新典型经验获得国家认可并推广。

"桂惠贷"有力推进财金联动改革创新 支持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创新推出以利差补贴为核心的财政金融联动产品——"桂惠贷",推动惠企资金直达实体经济。改革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机制,对多项涉企专项资金进行统筹整合,统一归集用于贷款贴息。创新采取利差补贴的贴息方式,由金融机构先按降低2或3个百分点的优惠利率向企业发放贷款,再按季向财政申请利差补贴资金,将财政补贴路径从"企业端"转为"银行端",将以往的贷后补贴转为贷时补贴。创设普惠制和名单制两大类产品,发挥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双重作用,促进产融结合,提升重点领域融资保障能力。建立利率与额度约束机制,确保减费让利及普惠服务实效。2021年,全区累计投放"桂惠贷"238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8.69万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7.36亿元。

创新建立全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

[自治区党委编办(绩效办)]

自治区党委编办(绩效办)按照"总量控制、全区统筹、动态调整"的思路,创新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历史性解决了中小学教职工缺编问题。在不改变全区各级事业单位编制数的前提下,把沉淀分散于全区4万多家事业单位部门的空编"使用权"汇集起来,从中统筹不少于6万事业编制"使用权",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按照"一市一策""一县一策"精准分配编制,对中小学编制实行"基础编+周转编"管理,统筹调配编制资源,形成周转编制循环使用、闭环运行的制度体系。实施周转编制精细管理,建立灵活的用编用人调配机制,切实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周转编制资源投放后有效满足基础教育事业编制需求,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在全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有较好影响。

建设"桂信融"平台 打造全国首个征信全覆盖试点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聚焦银行"敢贷、愿贷、能贷、快贷"信用信息薄弱环节,联合大数据、金融等部门,创新建设"桂信融"平台(广西征信融资服务平台)。按照金融、政务、商业征信信息全覆盖,企业信用精准画像思路,连通三个网络,在全国率先整合企业"政务+商业"信用,形成征信、融资、政策一站式服务体系。探索推出融入企业信息状况、业务资质等全面信息的"桂信码"企业数字信用身份证,扫码可查看信贷领域的公开信息。引导银行以信用转化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数字金融服务,形成"信用快贷"系列数字信贷产品,逐步构建政银企、"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一站式征信、融资应用体系和普惠金融发展新格局。2021年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桂信融"平台为全国首个征信全覆盖试点建设项目。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