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八桂海智双创
  1. 首页 > 基地动态 > 热点聚焦

学者观察丨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

作者:海智先锋 日期:2022-07-14 23:37:29 点击数:

学者观察丨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图1)

图片来源:新华社

赵琳 刘子熙



  世界银行于今年6月份定期发布经济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全球增长预计将从2021年的5.7%下滑至2022年的2.9%,远低于1月份预期的4.1%。2022年发达经济体整体增速为2.6%。其中,美国全年增速预测值为2.5%,日本1.7%,欧元区2.5%。由于乌克兰危机在短期内扰乱了经济活动、投资和贸易,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各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加速收紧,预计2023至2024年将在这一速度附近徘徊。由于疫情大流行和冲突的破坏,今年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水平将比大流行前的趋势低近5%。
  
  课题组判断,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大幅放缓,主要原因在于俄乌冲突。受此影响,乌克兰的GDP预计将出现两位数的大幅下滑。由于受到制裁,再加上欧洲国家决定缩减能源进口,俄罗斯经济预计将大幅收缩。这场冲突带来的经济代价预计将通过大宗商品市场、贸易和金融网络产生广泛影响。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已经对全球产生了影响,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弱势群体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今年6月份,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首次系统评估了当前全球经济状况与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比较,特别强调了滞胀如何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当前形势在三个关键方面与20世纪70年代相似:持续的供给侧冲击加剧了通货膨胀;主要发达经济体长期实行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且经济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脆弱性。预计明年全球通胀将放缓,但许多经济体的通胀可能仍高于目标。如果通胀仍然居高不下,全球经济可能会急剧下滑,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可能会出现金融危机。 
  

全球贸易面临收缩风险


  
第一,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2022年1-5月,中国出口的稳定增长表现为成本推动型,其在挤压外贸企业利润的同时损害出口需求,具有长期不可持续性。全球性通胀和国际运输供应链的拥堵共同导致了出口成本的上涨。各国CPI自去年年底以来急剧攀升。2022年1-5月,美国和欧元区的CPI月均同比涨幅分别为8.2%和6.8%,而同期新兴经济体则面临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印度、俄罗斯、南非和巴西的CPI月均同比涨幅分别高达68.3%、13.9%、6.0%和11.5%。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各国不同的防控政策以及航运运力的调整使得疫前航运供应链的供需平衡被打破,国际航运供应链出现严重拥堵。此外,美欧等国家的工人罢工进一步损害了本就紧张的国际物流运力,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更为重要的是,全球性通胀和全球疫情的反复使得全球滞胀风险增加,并进一步削弱外部需求。
  
  
第二,国内疫情的反复仍然是影响下半年进出口增速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2022年,奥秘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性更强更隐蔽,国内也随之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据统计,2022年以来相继有几十个城市经历了长度不同的封控,包括上海、深圳等外贸重要城市。作为重要的出口城市和港口城市,上海关区出口在4-5月封控期间,其出口分别下降45.0%和28.1%,进口分别下降37.5%和26.2%。2022年1-5月,在总出口增长13.5%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增速从3月份的12.9%下降至4月份的8.2%和5月份的7.4%。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增强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提高将进一步损害贸易的增长。
  
  
第三,相对于消费和投资,货物和服务贸易持续稳定增长,但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速的贡献率高达20.9%,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进入2022年一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速的贡献率下降为3.7%,仅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2022年1-5月,净出口顺差表现为两个特点:被动性增长和价格拉动。出口和进口增速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进口增速下降幅度大于出口增速下降幅度,导致贸易顺差继续增加。被动性顺差的增加反映了国内经济活力的下降,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国内生产需求萎缩和消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不能通过带动制造业投资等间接拉动GDP增长。此外,进出口的平稳增长主要来源于较高的出口价格和进口价格,其数量增长有限。因此,其在2022年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 
  

美国疫情影响接近尾声,经济存在较高滞胀风险


  俄乌冲突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加之美国疫情期间大放水,目前美国通胀高企,且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消费韧性短时间仍将持续,但出现边际放缓迹象;商品消费边际见顶,但服务消费仍有空间。疫后美国经济大放水,当前M2存量为疫情前的142%,美联储总资产为疫前的214%;大规模财政刺激流入居民部门。截至2021年四季度,美国私人储蓄总额5.8万亿美元,达到疫前121%的水平;截至2022年一季度,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为疫前的103.1%。
  
  投资长期动能仍然持续,设备投资强势,库存短期拖累但仍有回补空间。一季度美国私人投资总额环比折年率为2.3%,设备投资环比折年率达到15.3%。库存周期进入被动补库存阶段。当前库存受到通胀和供应链的阶段性影响,暂时拖累经济,一季度对经济的拉动率为-0.84%;但实际库存仍处于低位,未来随着通胀缓解,补库存意愿或将回升。截至2022年3月份,美国私人库存稳步复苏至疫前98%的水平,未来仍有修复空间。
  
  美联储多次强调劳动力市场强劲,失业率创下新低。虽如此,就业意愿仍未恢复至疫前水平,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缓解。一是2022年3月份美国劳动参与率为62.4%,低于疫前(2019年12月份)0.9个百分点。3月份失业率下降至3.6%,创下疫后新低。失业率或受劳动参与率影响,在计算上存在部分失真;市场上有就业意愿的人降低,导致失业率计算公式中分子减少更多。二是新增就业方面,防疫政策放开带动服务业就业的恢复。2022年3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43.1万人,其中,休闲酒店、商业、零售业等行业贡献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较多。但服务业职位空缺仍然较大,面临供需失衡问题;尤其是休闲住宿业、贸易运输、教育以及专业商务等行业。
  

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增大


  
第一,经济引擎动力不足,尾部国家增添阻力。首先从整体情况来看,根据IMF产出缺口估算数据,虽然预计2022年欧元区整体情况好于2010年欧债危机,但最大增长引擎德国的情况可能更差,2022年产出缺口约为-1.1%,比2010年-1%的状况略差;尾部国家意大利的产出缺口与2010年相近,可能欧元区前景依然面临较大风险。
  
  
第二,具体分家庭消费、企业生产和外贸三方面来看,疫情以来上述三部门修复均疲弱。消费层面,当前欧元区通胀高企,导致欧元区居民实际购买力走弱,实际收入的下滑一方面客观削弱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截至今年4月份,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22,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最差时的2009年3月份的-22.3接近。生产方面,根据欧盟委员会商业调查数据,原料/设备短缺成为限制工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原因,叠加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高企,推升工业生产成本,目前欧元区工业生产始终未能修复,工业生产指数大幅低于疫前均值。外贸方面,由于能源价格飙升,欧元区贸易条件指数快速恶化,根据ECB测算,2021年四季度贸易条件恶化对实际GDP同比增速拉动-1.5个百分点,其中能源部门-3.5个百分点,是最主要的拖累。
  
  
第三,俄乌冲突对经济的额外冲击。当前需要额外关注俄乌冲突带来的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由于欧元区对俄罗斯能源进口依赖度较高(2019年欧元区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占其最终消耗量的58%),因此俄乌冲突可能进一步加剧欧元区目前原材料供应短缺、能源成本上涨的问题,进而加剧经济下行风险。欧盟委员会5月份的预测报告显示,如果俄罗斯切断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预计将导致2022年和2023年欧元区实际GDP增速较预测基准分别降低2.5和1个百分点,对应预测增速分别为0.2%、1.3%,2022年接近零增长,暗示衰退风险增加。俄乌冲突在对经济带来实质性供给冲击之外,对欧元区经济前景预期也产生较大冲击。自2022年3月份以来,欧元区Sentix投资者预期指数、ZEW经济景气指数均快速转负。
  
  
第四,债务风险扩大,但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提升:疫后欧元区债务压力确实出现大幅提升,甚至部分国家已接近或超出欧债危机前的水平;不过由于欧债危机后,欧央行资产购买操作分担了部分风险敞口,因此欧元区内部风险传染性有所降低,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提升。
  
  
第五,高通胀压力下欧央行被迫“转鹰”。在高通胀压力下,欧央行7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大增。但货币政策紧缩并不利于呵护欧元区当前疲弱的经济修复进度。近期加息预期带来的欧元区金融条件快速收紧,彭博调查的欧元区经济衰退概率提升至30%,反映了市场对欧元区陷入滞胀的预期升温。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