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八桂海智双创
  1. 首页 > 基地动态 > 热点聚焦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作者:游劝荣 日期:2022-12-27 23:07:28 点击数: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确立了行动指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机关要把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主动融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实现国家工作法治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主线。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的任务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不仅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工作成效的检验标准。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详细论述和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法治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素,为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根基提供了重要保障。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包含法治现代化的内涵,没有法治现代化的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承担着通过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责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以自身改革推动工作发展。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到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和产权司法保护,从立案登记制改革到基本解决执行难,从“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到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从建成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到建设互联网司法新模式,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到锻造绝对忠诚的人民法院铁军……这十年,是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十年,是政法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十年,更是人民法院牢记“国之大者”,坚守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十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司法机关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新理论引领新发展。成功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人民法院应该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牢记自身政治属性,牢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决策部署履职尽责,自觉在大局中定位司法、谋划司法、推进司法,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的部署和要求落实到审判执行各领域各环节。要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落实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案件报告制度,建设讲政治的人民司法机关,打造学习型法院、创新型党组织,引导干警不断锤炼党性修养,筑牢政治忠诚的思想根基。

二是坚持融入高质量发展,以新作为打造新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人民法院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开展审判执行各项工作。要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要多措并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司法服务打通经济循环中的堵点、难点,不断完善财产保全、商事审判、破产重组、执行查封、信用修复、司法调研等机制,着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努力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要以人民法庭为依托“嵌入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围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职能优势,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运用司法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新举措回应新需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持续更新为民服务清单,依法审理涉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婚姻等民生案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组织开展根治欠薪、保护困难群众等专项行动,强化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让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案件传递出“司法温情”。要强化审判权制约监督,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始终以案件质量作为审判工作的“生命线”,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律师履行职责的监督,确保审判权在有监督的条件下依法运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是坚持弘扬法治精神,以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人民法院应当大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进一步厚植法治思想根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实践。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诉讼程序,有机统一法律的原则精神与群众的朴素情感。深入推进“普法六进”,通过优秀裁判文书、典型案例、白皮书、调研成果等载体,不断加强法治宣传,切实发挥司法裁判的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人民法院要成为法治风向标,通过法律适用,以“小案件大道理”,破解长期困扰群众“扶不扶”“劝不劝”“追不追”“救不救”等法律和道德风险,充分发挥司法对社会行为的规范指引和导向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五是坚持高标准队伍建设,以新提升塑造新面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人民法院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将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要始终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巩固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严惩司法腐败。要常抓能力建设,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健全年轻化、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选树模范法官和先进典型,不断提升人民法院队伍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履职能力水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