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八桂海智双创
  1. 首页 > 基地动态 > 热点聚焦

商道经纬丨稳外资重在稳预期 开放红利提升外企信心

作者:中国经济时报 日期:2022-06-14 17:35:04 点击数:




聚焦稳外资




  编者按  稳外资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部分。针对当前疫情给外资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挑战,中国政府非常重视。近期,多个重要会议和文件部署稳外资举措。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6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稳外贸稳外资事关经济全局、就业大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落实已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会议提出,积极吸引外商投资。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定企业预期。


商道经纬丨稳外资重在稳预期 开放红利提升外企信心(图1)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2年1至4月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吸收外资增长快、含金量足、大项目稳。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稳外资的关键在于稳预期,当务之急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防控疫情与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结合起来。坚持外交沟通和对话,推动合作共赢,为稳外资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快速回应并解决外企及其商协会关切的问题,提升外资企业投资信心。

  

三方面因素影响外资预期

  

  “稳外资的关键在于稳预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对本报记者表示,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地获得正常收益或高收益,是决定外商投资的根本因素。

  

  在桑百川看来,目前,影响外资预期的因素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国能否保障外资企业正常经营,决定着外资企业能否获得正常收益。其次,中国在谋求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是否继续欢迎外商投资,外资营商环境如何,决定着外商投资能否获得正常收益。再次,在全球经济大变局中,一些国家谋求建立去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面临重构,中国能否继续拥抱经济全球化,并在生产、投资、贸易、金融全球化中与世界各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合作,决定着外商投资是否安全。

  

  桑百川认为,稳定外资预期,当务之急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防控疫情与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结合起来,避免脱离科学防疫层层加码对经济的伤害,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应旗帜鲜明地倡导积极利用外资,发挥外资企业作为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间环节、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持续发力构建高水平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继续完善外商投资保护体系,保障外资安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国投资所副主任张菲对本报记者表示,必须切实落实中央精神,坚持稳外资不动摇,发挥各级政府的优良作风,总结经验教训,把稳外资工作做实做细。首先,坚持外交沟通和对话,推动合作共赢,为稳外资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其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各项应急措施和保障预案,把疫情对中外企业运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重点保证供应链稳定,保证物流运输的通畅,快速回应并解决外企及其商协会关切的问题,稳预期,提升外资企业的投资信心。再次,要坚持不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落实针对外资企业的降成本政策。最后,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不动摇,保障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为外资企业扎根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桑百川表示,从2022年以来外商投资状况看,新增外商投资仍保持增长,外商投资结构继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吸收外商投资占比上升。在持续优化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中,应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各政府部门应通力协作,关注外资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诉求,借鉴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的经验,针对经营困难的外资企业给予救助,为外资企业开展商务谈判提供便利,推动复工复产、项目开工和建设,保障物流畅通。

  

发挥外商投资促进

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目前,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类的产业范围,外资企业如果在这些行业进行投资、生产经营,会享受到一定的好处。

  

  商务部培训中心教授李左东对本报记者表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已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制造业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有大量出口,但回顾中国目前出口最大类的机电产品,主要是加工贸易的外资品牌,如2021年出口9.5亿台手机和2.2亿台电脑。中国GDP总量排全球第二名、人均GDP已达1.25万美元,当前最重要的是从工业经济顺利过渡到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从以制造业为主顺利过渡到以服务业为主。中国人对服务业的需求从2019年出境游比入境游的逆差高达2300多亿美元就能看出来,经历此次疫情,民众尤其是高净值人群所需要的服务业更多是科技、教育、健康等行业。

  

  2022年1-4月份,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6.3%、53.2%和80.4%。高技术产业引资发挥了较大带动作用,1-4月份同比增长45.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6.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8.3%,信息服务业、研发与设计服务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69.7%、60.4%和45.3%。

  

  李左东表示,政府和企业必须在满足人民所需方面多做文章,从原来的高速发展转型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外资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外资企业,在捕捉消费者需求热点、满足消费者高质量服务、增加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中的参与度、使得消费者的获得感等方面,有经验、有技术、有品牌、有渠道,值得中国国内服务业企业学习和借鉴。当前中美经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中,中国制造业工业品有望被美国解除原有的惩罚性关税,中国国内服务业市场有望获得进一步开放。

  

  桑百川认为,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是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重要表现,是为了更好发挥外商投资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因此,应该把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外商投资,重视研发投入、创新发展的外商投资,与中西部开放发展相契合的外商投资,环保产业以及环保技术先进、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外商投资,纳入鼓励类外商投资目录。



稳外资政策持续发力 外资在华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对推动外贸保稳提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疫情给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我国不断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在当前情况下复工复产遇到的问题,出台针对一些外资企业困难的专门政策,努力营造更好的外商投资和经营营商环境。

  

稳外资政策持续发力

  

  从199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20年还一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735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今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同比增长20.5%(折合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和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速分别达45.6%和43.7%,均显著高于我国利用外资总体增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吕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月份以来,受国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稳外贸压力显著增加,稳外资也面临诸多挑战。我国更加重视和做好稳外资工作。例如,5月26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将加强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增强海运物流服务稳外贸功能等任务列为前三项重大任务,这对于稳定那些高度依赖进出口的外资企业的预期和信心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商道经纬丨稳外资重在稳预期 开放红利提升外企信心(图2)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原材料、零部件供给跟不上,影响外贸和外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国际关系复杂化,周边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力度加大,这些使得当前稳外贸和稳外资、预防产业链和供应链外流很重要。

  

  据了解,商务部持续发挥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的作用,和地方、有关部门一起,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人员签证、上下游供应、运输等问题。6月8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到今年5月31日,商务部帮助重点外资企业解决的重点货物运输车辆通行证就达到了1100多张。同时,协调将相关的外资企业纳入到复工复产白名单。就上海来说,大部分重点外资企业已经实现了复工复产。

  

持续优化外资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上升,但是外资企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期和信心保持稳定,持续看好在华发展前景,普遍看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新机遇。5月30日,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受访外资企业在华增资幅度大于5%。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跨境投资目的地之一。”吕刚建议,为更好利用外资促进我国发展,重点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持续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要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特别是要进一步发挥海南自贸港、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开放高地的引领作用,在推进制度型开放方面先行先试,早出成果,早见成效,并尽早向全国推广。

  

  二是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通过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优势,持续增强对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的吸引力。

  

  三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通过积极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持续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保持对生产效率寻求型跨国公司的强大吸引力。

  

  徐洪才建议,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积极回应外资的市场关切,为外资提供更加便利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妥善处理双边、多边关系,不断优化国际贸易政策,开展主动、开放、包容、务实的国际合作,促进稳外贸和稳外资,让我国继续成为外商投资兴业优选地。




商道经纬丨稳外资重在稳预期 开放红利提升外企信心(图3)

炜言大义

商道经纬丨稳外资重在稳预期 开放红利提升外企信心(图4)


外资配置A股趋势不改




■ 张炜



  6月10日,北向资金净买入116.23亿元。这是自5月27日以来连续第10个交易日净买入A股,10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达660.76亿元。其中有3个交易日单日净买入超100亿元,显现外资抢筹的积极性。而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为401亿元。

  

  今年以来,市场风险增大,全球主要股市调整。截至6月10日,道琼斯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分别累计下跌13.61%、27.52%。这给投资者情绪及市场风险偏好带来较大影响,再加上美元处于升值趋势,部分外资从新兴市场流出。去年大幅流入A股的北向资金,今年一季度出现波动。总体来看,北向资金1月与2月净流入,3月净流出,4月转为净流入。其中,3月上中旬的阶段性流出较为突出,沪股通3月7日至15日的7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为-341.1亿元。这引发部分投资者对北向资金流向的担心,有人担心北向资金中的配置盘也对A股发生态度变化。北向资金被称为“聪明钱”,虽在A股中的交易占比不大,但被不少投资者视为重要风向标。北向资金在3月的阶段性大幅流出,一度引起市场对A股行情的担忧。

  

  可实际上,投资者不必对外资短期流出A股过度敏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日前指出,从历史经验看,外资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近期外资流动和交易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从结构上看,今年以来配置型、长线资金保持净流入。这表明外资看好A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也反映了外资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商道经纬丨稳外资重在稳预期 开放红利提升外企信心(图5)

图片来源/新华社

  

  最近两周(5月30日至6月10日),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分别累计上涨4.94%、10.08%,而道琼斯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累计下跌5.48%、6.52%。A股强势得益于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上海等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以及政府稳增长的政策推进力度加大,投资者信心得到修复。瑞银证券日前分析认为,在经济数据边际改善以及政策刺激逐步实施的情况下,短期内市场对经济反弹的预期增强,或继续支撑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近期,花旗银行发布的报告较之前发生了很大转变:调低美股评级的同时,强烈推荐中国资产。

  

  北向资金参与A股交易的意愿提升,资金加速回流。5月27日至6月10日,沪股通与深股通净买入分别为441.49亿元、219.27亿元。业绩稳定的行业龙头成为近期北向资金加仓的重点对象。其中,食品饮料行业获得净买入额居首,北向资金上周斥资60.61亿元增持贵州茅台。另有消息称,全球知名对冲基金之一的Point72近期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此外,从多个海外中国基金公布的持仓来看,4月以来资金回流A股,对必需消费的配置达到新高。截至4月底,与基准相比,MSCI中国基金超配幅度最大的5只股票为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山西汾酒、蒙牛集团。

  

  有市场分析认为,外资加仓头部消费股,显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乐观。经过去年以来的调整,大消费板块的估值吸引力增大。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头部消费股的业绩增长仍具有较强确定性。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山西汾酒多年来业绩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业绩分别同比增长23.58%、24.32%、16.08%、70.03%。

  

  中长期来看,外资持续加大A股配置比例的趋势不会改变。其一,目前海外权益基金配置中国资产的比例仍偏低,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影响不相符。海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目前A股在全球投资组合里的占比还很低,2021年中国GDP在全球的占比达到18%,2020年A股上市公司市值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13%,而MSCIAC?WI全球市场指数里A股的权重仅约为0.4%,未来提升空间很大。其二,资本市场开放力度加大,会引来更多外资。符合条件的ETF即将互联互通,有利于引入新的长线资金。其三,外资配置A股大多实施3至5年业绩考核,不会因短期市场波动而降低仓位。A股受到疫情反复等短期因素的调整压力,不改外资中长期配置的趋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