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退出
八桂海智双创
  1. 首页 > 科技资源 > 机构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

高校
机构简介

2-2203241600335B.jpg

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具有悠久历史,其源流可追溯到1937年成立的广西大学经济学系,中共“一大”代表、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李达先生担任系主任。1997年,广西大学成立商学院,同步建设应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2020年,根据《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支持并依托广西大学设立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2021年,广西大学为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办好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的重要部署和要求,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经研究决定将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及相应本科专业划转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并成立经济学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原有定位、职能、任务和支持政策不变,经济学院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合署,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按新机制、新办法运行。

 学院办学架构健全、体制创新、机制灵活。自治区政府成立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建设联席会议,由自治区分管金融的副主席亲自担任召集人,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财政厅、教育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保监局、广西证监局、南宁市政府和广西大学等单位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共同研究解决学院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理事会,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领导担任理事会主席,金融机构负责人和知名金融学家担任理事,为学院发展做出重要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广西大学设立中共广西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委员会和中共广西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负责管理学院日常运行。

 学院学科布局齐备、实力强大。现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经济学、金融学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本科专业。2018年,应用经济学被纳入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2019年,应用经济学进入软科评估应用经济学的前16%(第42位),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认定为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经济学专业被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名家汇聚,梯队健全。施复亮、杨时展、张先辰、漆琪生、周伯棣、石兆棠、张人价、薛暮桥、李铁民、王澹如、王学膺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截至2021年8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37人,柔性引进教师9人;其中长江学者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1人、教授19人、副教授12人、博士32人。在校生中,本科约930人,学术型硕士204人,专业型硕士388人,博士116人,博士后10人。

 学院服务社会,成效明显。在学历教育中,广西大学曾培养出了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行长廖林;广西广电网络总经理罗勇;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苏扬行长;农发行新疆蒋群星行长;国海证券何春梅董事长等知名金融界人士。在非学历培训中,为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累计培训人员约3200多人次。学院与广西银保监局共建“清廉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中国—东盟金融名家大讲堂”“金融合作与法律创新圆桌会”等学术品牌,覆盖广西金融从业人员12000多人次;参与或承接了《广西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广西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重点课题。

  学院作为广西大学承载服务广西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新型学院,致力于从世界眼光、国家战略、广西情怀、西大担当的高度,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金融人才一流学府、金融决策高端智库、多边金融合作常设机制、金融科技产学研孵化平台,推动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提出的金融合作目标,努力办成有国际影响、有东盟特色、有国内品牌的一流经济和金融学府。

未来,学院将传承广西大学经济学研究的光荣传统,积极服务国家和广西的系列重大发展战略,贯彻广西大学“边疆、东盟、海洋、亚热带”的发展特色,锻造“久、强、特、新”的办学模式特色,厚植学院发展基础;力争在“十四五”发展时期,以金融学和边疆经济学为引领,打造面向东盟金融开放、边疆经济、区块链研究、自贸区研究等多个重点学科,建设好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究院、中国边疆经济研究院、中英区块链产业研究院、中国广西自由贸易区创新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经济发展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使广西大学应用经济学跻身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之列,使学院师生成为建设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他机构